<tr id="r4piz"></tr>
<track id="r4piz"></track>
    1. 
      <tr id="r4piz"></tr>

        <track id="r4piz"></track>

      1.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  行業聚焦

        淺析農商銀行操作風險現狀及管控策略

        時間:2021-10-22 17:23:29 來源:農商行網 作者:康建學 李佑蘭

          農商銀行經營貨幣、經營風險、風險管理與其發展息息相關。在農商銀行經營面臨的眾多風險中,操作風險是最廣泛、最常見的風險,幾乎覆蓋經營管理全部領域且貫穿始終。特別是近年為適應經濟發展,農商銀行開發出琳瑯滿目的服務產品,這期間,由于產品、制度、操作、道德等各方面原因,加大了操作風險,增加了操作風險管理的困難,操作風險防控成為農商銀行風險防控的重中之重。

          一、操作風險的定義及分類

          什么是操作風險呢?操作風險是指由于內部程序、人員操作和系統的不完備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損失的風險,可分為人員因素、內部流程、系統缺陷和外部事件四大風險類別。人員方面主要表現為職員欺詐、失職違規、違反用工法律等;內部程序方面主要表現為流程不健全、流程執行失敗、控制和報告不力、文件或合同缺陷、擔保品管理不當、產品服務缺陷、泄密、與客戶糾紛等;系統方面主要表現為信息科技系統和一般配套設備不完善;外部事件方面主要表現為外部欺詐、自然災害、交通事故、外包商不履職等。操作風險涉及范圍廣,既覆蓋農商銀行經營的各個領域,又貫穿農商銀行業務各個環節。因此,試圖用一種方法或由某一個管理部門來全面管控操作風險幾乎是不可能的。

          從操作風險的管理來說,自然災害等外部事件引發的操作風險是不可控的,只能加固防范措施,降低風險損失,或者采用風險準備金、轉移風險的方式彌補風險損失。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農商銀行管控操作風險的主要工作應落實在管控人員風險和加強內部流程和系統建設方面。

          二、操作風險的特點

          掌握操作風險特點,有利于對癥下藥。操作風險覆蓋面廣,除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等因素引發的操作風險外,主要表現在指導操作的制度及流程的不完善、控制操作的系統有漏洞、實際操作中員工的行為有違規違紀,其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具體性

          目前農商銀行操作風險主要存在于業務操作中,幾乎涵蓋了所有業務品種及業務環節。不同業務領域,不同的風險事件誘因不同、風險事件始發環節不同,難以用一種方法操作風險進行準確的識別和計量。操作風險事件可能發生在業務過程中的一個或多個環節,單個的操作風險因素與操作性損失之間并不存在可以定量界定的數量關系,如果在事中或風險事件后續業務環節中被及時發現并阻止風險演變為案件,能最大化的減少損失。

          (二)分散性

          操作風險既包括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相對較低的日常業務流程處理上的小錯誤,也包括發生頻率低、造成損失相對較高的大規模舞弊、自然災害等,而且操作風險與各類風險相互交疊,涉及面廣,具有分散性。因此,農商銀行操作風險管控不能靠單一某個部門,需建立完善操作風險管理體系,實現全面管控操作風險。

          (三)差異性

          不同業務領域操作風險存在差異性。受資金體量和風險識別難度的影響,操作風險發生的頻率不一樣。業務規模小、交易量小、結構變化不太迅速、風險識別因素相對固定的業務領域,雖然操作風險造成的損失不一定低,但是發生操作風險的頻率相對較低,而業務規模大、交易量大、結構變化迅速、風險識別因素變數較大的業務領域,受到操作風險沖擊的可能性也大。目前農商銀行操作風險主要表現外部欺詐和內外勾結沖擊信貸、內部資金領域。

          (四)復雜性

          引發操作風險的因素較多較復雜,各類業務的違規操作及監督不到位、制度及信息系統的漏洞、外部不可抗力因素等都可能引起操作風險。同時,不同操作風險誘因與可能導致損失的規模、頻率之間不存在直接關系,因此,難以確定哪些因素對于操作風險管理來說是最重要的。

          (五)內生性

          目前,占農商銀行操作風險發生頻率、風險誘因等最大比例的是各類業務,屬于農商銀行的內生風險。

          (六)轉化性

          操作風險與農商銀行經營中其他風險之間具有相互轉化性。發生操作風險后,如果處置不當,容易引發聲譽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給農商銀行造成更大的損失。

          三、農商銀行操作風險現狀

          (一)受風險識別難易程度及資金規模等各方面影響,目前農商銀行操作風險損失主要在信貸、內部資金領域,具體表現在外部侵害、內部侵占及內外勾結作案。

          (二)從損失事件數目和損失金額的地區分布看,操作風險不一定發生在經濟發達的分支機構,但是肯定會發生在管理薄弱、風險控制意識不強的機構。

          (三)操作風險損失金額呈上升趨勢,且損失案件潛伏時間長,既發時就已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四)操作風險損失案件涉案人員數量呈上升趨勢,不論是主動為之還是脅迫作案,呈現集體作案形態,特別是越來越多的涉及各層次管理人員。

          四、農商銀行當前操作風險成因

          (一)農商銀行經營貨幣資產,歷來受不法之徒的青睞,針對農商銀行及各金融機構的搶劫、詐騙、盜竊等犯罪活動從未根治。同時,少數農商銀行內部人員或因受享樂主義思想影響、或因對單位不滿、大額負債等各種原因,勾結外部人員作案,侵蝕農商銀行資產。

          (二)案防意識薄弱是操作風險發生的重要原因,在農商銀行的經營過程中,案防意識薄弱是較普遍的現象。一是在經營壓力下,重業務發展,輕案件防控的思想普遍存在,案件防控為業務發展讓路的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員工在工作中,由于對規章制度的不熟悉、操作習慣不良、人情思想等原因經常有違規操作,為有心人提供了可乘之機。三是農商銀行員工管控系統尚不完善,不能及時掌握員工思想動態和異常行為,案件舉報機制及獎懲機制不健全,不能激起員工主動舉報和抵制違規違法行為,致使本來可以預防和制止的操作風險惡化并形成損失。

          (三)內控建設不完備是操作風險發生的重要原因。在農商銀行現有的內控機制中,個人認為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內審乏力。內審部門作為農商銀行專業的風險防控部門,發現問題充分暴露是最基本的履職要求,但作為法人機構的從屬部門,利益與法人機構掛鉤,人員受法人機構調配,在暴露問題時難免受到制約。二是審計用工制度不完善。農商銀行審計人員選拔未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審計人員業務素質良莠不齊,審計人員薪資無差別待遇,不能激發履職熱情和對崗位的珍惜。同時,未執行審計問責制度,審計效果對審計人員的約束力不強。三是內控制度不夠完善。農商銀行現有的內控制度對決策管理層缺乏有效的監督,對業務人員監督得多,對各級管理人員監督得較少,制約力不強。四是信息技術的運用滯后。隨著農商銀行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逐漸運用于各類風險防控,但是還遠落后于案防形勢變化的需要。在農商銀行的風險防控措施中沒有完善的操作風險預評信息技術,業務過程中對操作風險的管控需進一步加強系統剛性控制,缺乏準確的操作風險預警機制,農商銀行在操作風險排查過程中還未充分發揮信息科技的力量。

          五、加強操作風險管控的策略

          (一)構建有效的操作風險防控機制

          農商銀行要強化內控基礎建設。一是落實責任。農商銀行要深入推進由“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對分管業務范圍內操作風險防控工作牽頭、牽頭部門落實、各部門協同配合的操作風險防控機制。同時加強基層管理人員、相鄰崗位對操作風險的監督,層層構建操作風險防控架構,簽訂操作風險防控責任書,落實操作風險防控工作具體部署。明確各部門操作風險防控責任,切忌責任邊界不清,相互推諉現象發生。要明確條線部門的具體作用和牽頭部門的指導和牽頭作用。厘清案防部門與業務條線、內控部門的職責邊界,保證部門之間、上下級機構之間權責清晰,責任明確。二是推進審計制度改革。探索審計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審計獨立于法人機構的績效考核和人員選拔、培訓機制,推行審計問責制度,出現大案、要案,或措施不得力的,相應追究審計部門及檢查人員對發現的問題隱瞞不報、上報問題避重就輕或監督檢查應發現未發現的責任。三是完善問責機制。法小弛則是非駁。如果違規問責不嚴,違規成本不高,必將使得心懷僥幸之人對此趨之若鶩。農商銀行問責機制應進一步推進制衡原則,保證違規違紀違法問責的嚴肅性和平等性,違規必究,問責必嚴,強化對負有檢查職責的部門和人員的問責處理、對涉及問題的各級管理人員的問責處理,督促監督和管理人員切實履職;加強對同質同類、屢查屢犯問題的整改和問責,啟動失職賠償機制,實現以查促防、以改促防、以罰促防。

          (二)強化操作風險防控的制度建設

          農商銀行應不斷加強制度建設。一是業務制度和辦法應當覆蓋所有業務流程及實施細則,同時,內控制度與新產品、新業務同步推行,確保制度適應產品及業務創新的需要。二是重點彌補對管理層約束乏力的制度漏洞。暢通舉報途徑,完善管理層監督制衡制度、激勵舉報制度、舉報人保護制度等相關制度。

          (三)加強操作風險防控信息科技應用

          加強信息科技技術在防控操作風險中的應用,一是逐步完善操作風險事前評估機制。目前農商銀行多是縣級法人機構,獨立開發風險評估信息系統的能力不足,建議由省聯社統一開發,逐步實現操作風險事前評估、識別和計量。二是加強操作風險事中控制。操作風險事中控制在農商銀行的業務系統中已經在推行,但還存在一定的不足,要充分利用現代大數據優勢,加強業務系統操作平臺建設,全面查找設計上的漏洞,完善系統軟件。三是加強信息技術在風險排查中的應用。目前農商銀行風險預警系統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提供準確完整的風險信息。加強預警系統和非現場風險排查系統建設,既節約審計資源,同時提升風險排查的精準性。

          (四)加強員工管理

          加強員工管理是防控操作風險的有效途徑,要充分發動和依靠廣大員工抓好操作風險管理工作。一是根植農信家園思想。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公平、和諧、發展的工作環境,增強員工對單位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主動維護的農商銀行的穩步發展。二是加強風險教育。持續開展案防形勢教育,典型案例教育、以案促改專項活動,持續開展價值觀教育和正能量引導,提高員工風險意識和法制觀念,導正員工價值觀。三是動態管理員工思想行為。構建科學的員工管理系統,動態掌握員工思想和行為變化,特別是重要崗位人員工作、生活情況,準確預估員工行為風險。

          (五)加強重點環節風險管控

          在農商銀行風險防控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將風險管控資源向重點環節傾斜,應加強對關鍵業務環節、關鍵網點、關鍵崗位的風險排查。當前應加強對柜面操作風險、手機銀行風險、農商銀行卡業務風險、票據業務風險、同業交易風險、行政印章管理風險、從業人員非正常流動風險、營業及辦公場所風險管理等薄弱及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及綜合防控工作。應加強對信貸、現金等關鍵崗位、關鍵人員管控,應暢通客戶舉報渠道,建立與外部媒體、司法及相關單位的聯系,實現內部監督和社會監督有機結合。

        我要評論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欧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伦
        <tr id="r4piz"></tr>
        <track id="r4piz"></track>
        1. 
          <tr id="r4piz"></tr>

            <track id="r4piz"></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