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駐華大使:中國減貧成就在人類歷史發展上絕無僅有
新華網北京3月18日電(記者李小雨 張嘉欣)“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個重要成就在人類歷史發展上是絕無僅有的。”老撾駐華大使萬迪•布達薩馮在兩會期間就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經濟發展和兩國合作等話題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老撾駐華大使萬迪•布達薩馮。新華網 發
新華網:對于中共十九大后的首次兩會,您比較關注哪些議題?
萬迪•布達薩馮:我對政府工作報告非常感興趣。這份工作報告充分闡述了中國5年來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取得的成績,以及今年工作面臨的一些重要問題。同時,報告重申了中國政府繼續推動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決心。
這份政府工作報告包含了豐富內容, 其中有3個方面尤其值得關注:
第一, 5年來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重要成就,進一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使貧困人口減少了6800多萬人, 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3.1%,這個重要成就在人類歷史發展上是絕無僅有的。
第二, 中國在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工作上取得進展。作為一個大國, 中國在解決地區和國際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貢獻。
第三, 關于2018年主要工作。中國明確規劃了發展目標,即經濟增長率維持在6.5%左右, 并力爭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我相信中國能實現確定的奮斗目標, 相信這對老撾將是一個巨大鼓舞和寶貴經驗。
新華網:兩國的合作項目在貴國有哪些進展?“一帶一路”倡議對中老兩國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您如何看待習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萬迪•布達薩馮:目前,老中合作不斷取得重要進展,現有政策也為兩國貿易提供了資金等方面的便利,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比如老中鐵路項目在2016年開始施工以來,取得非常順利的進展。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不僅推動了老中雙方在經貿方面的合作, 還進一步促進了兩國在政策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銜接;不但有助于老撾從“陸鎖國”轉變為“陸聯國”,還有助于降低商品運輸成本,增加就業,進一步吸引外商投資,使老撾經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享發展。
2017年,中共成功召開了十九大,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了奮斗目標。這是具有遠見卓識的倡議,考慮到了各方利益和需求,進一步加強互聯互通,體現了中國和各國一同建設美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信念。
新華網:中國經濟在2017年實現6.9%的增長,您如何看待這一經濟發展速度?中國部署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這將為兩國的經貿交流帶來哪些新的機遇?這又將對世界作出哪些貢獻?
萬迪•布達薩馮:我對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的全面的、巨大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達到了6.9%,居世界經濟發展前列。
中國注重推動發展的同時,還著力推進結構調整,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這些成績使人民群眾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了7.4%,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我對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表示衷心祝賀。
中國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這將對進一步發展老中兩國在經貿和其它方面的合作提供一個重要機遇,特別是老撾第八個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和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戰略對接。
中國的發展規劃和推動建設開放型經濟,將有助于老撾與其他地區的貿易往來,推動老撾社會經濟發展,提高老中兩國在經濟、貿易與投資等方面的合作,促進人員交流,為兩國人民和地區的發展帶來新機遇。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是推動世界經濟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 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新華網:大使在中國生活,您體驗過中國當下的“新四大發明”(移動支付、高鐵、電子商務和共享單車)嗎?您如何評價中國當今的創新能力?中國式創新對世界又有何影響?
萬迪•布達薩馮:我在中國工作和生活期間接觸到了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這“新四大發明”也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中國是世界上創新技術領先的國家,并能廣泛和具體地運用這些技術來發展中國社會和經濟,我對中國取得的成就表示由衷的喜悅和祝賀。
中國的創新將對世界產生積極的影響,在這方面所投入的資金和精力將有助于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并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世界經濟的聯動。特別是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合作,由于看到了創新技術在地區聯通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中國和東盟攜手確定2018年為中國-東盟創新年。雙方強調現代化創新性思維,即在中國領先的科技領域和東盟所感興趣的領域加強合作,以共同打造現代化的東盟經濟共同體。
新華網: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您認為中國40年來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對世界有何影響?您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
萬迪•布達薩馮: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發生了巨大和深刻的變化,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居世界首位,進出口貿易居世界前列。中國從一個曾經貧窮落后的國家變成一個人民富有的現代化強國,在解決人類貧困歷史上,中國減貧成就驚人。
40年來,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對促進世界經濟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發展和建設將繼續取得新的、巨大的成就。中國經濟必將繼續取得有力、穩定與富有成效的發展,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并發揮創新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并將繼續強有力的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和互聯互通。
新華網:您在成為駐華大使前是否來過中國?您第一次來中國是什么時候?現在的中國和您第一次來中國相比,給您印象最深的變化是什么?
萬迪•布達薩馮:我到中國任大使之前曾多次陪同老撾黨和政府各級代表團訪問中國。第一次是在1996年,當時中國也取得了相當好的發展,但還存在著一些困難,高樓大廈不是很多,街上很多人騎自行車,通信聯絡也不是很方便,城市之間往來不是很便捷。
現在和我第一次到中國時的情況相比,變化是巨大的。中國各省市都獲得了全面發展,特別是社會經濟方面,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高鐵等方面都取得了新進展。城市里出現了很多高樓大廈,從北京到天津也僅需30分鐘。街道上車輛越來越多,通訊聯絡更加方便,貧困人口顯著減少,現代化創新性的事物也越來越多,為人民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這些發展和變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華網: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國。同時,中國游客對出國旅游的要求也更加多樣化。請問大使,您的國家將會推出哪些便利化措施和特色旅游吸引中國游客?
萬迪•布達薩馮:2018年是老撾旅游年,我希望有更多中國游客到老撾來旅游,接觸老撾的自然風景和多彩文化,F在到老撾來旅游已經非常方便,可挑選各種路線。比如可從昆明、南寧、廣州和長沙等地出發,這些城市都有航班飛往老撾首都萬象。
為吸引更多外國游客,老撾政府積極扶持旅游產業,支持旅游產業發展。比如改善基礎設施,包括旅游景點、餐廳與賓館,并用漢語、英語和其他語言做標注。與此同時,老撾重視提高導游服務水平,以便使導游能流利地運用漢語和英語。老撾政府還出臺了許多便利政策以方便出入境,比如啟用電子出入境通道,這些都為出入境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此外,老撾還推出更多的旅游線路吸引游客融入自然環境,使游客有機會親身體驗老撾的傳統文化與風俗習慣。
(總監制:田舒斌 終審:劉加文 編審:夏小鵬 監制:韓琳 湯丹鷺 統籌:徐倩 劉丹 林雪 編輯:宋家慧 攝影:張斌)
-
無相關信息
熱門推薦